党建入口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学习园地 > 心得体会

石大力: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

作者:石大力 时间:2018-01-21 16:36:46 点击数: 出处:毕拉河林业局 编辑:admin8

 

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颇多,首次将“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”写入党代会报告,首次提出“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”的奋斗目标,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,还自然以宁静、和谐、美丽,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新论断,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。

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,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。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,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。“两山论”“绿色化”等理念相继提出,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等一系列方案、规划、意见陆续出台,意味着绿色发展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。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生态文明风景线的愿景,提出“我们一定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,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、沙漠雪原、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,让内蒙古的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空气更清新、人民更开心。李纪恒书记在林区调研时指出,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,生态是内蒙古的潜力和责任。守护好大兴安岭绿色林海是改革的初衷、是我们的神圣使命。呼伦贝尔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“两区三地一家园”的发展战略定位,将“全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”列为首要工作。

新时代赋予新使命。保护好、建设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,守住生态底线是我们的责任担当,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,谱写新篇章,展现新作为。一要突出生态优先。全面落实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、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工作。在森林抚育上实现精准抚育、提质抚育,促进林木生长。做好两荒造林、补植补造工作,扩大森林面积,提高森林覆盖率。做好森林保护工作,既要严控森林火灾,完善预防、扑救、保障三大体系建设,又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,为生态建设成果提供保障。二要坚守生态红线。在林地管理上,防止“拱地头”“扩地边”行为发生,确保林缘不后退,坚决打赢毁林开垦专项整治行动攻坚战。对占地项目跟踪检查监督,杜绝未批先占、少批多占和异地使用林地的行为。用法律手段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。要协同森林公安严厉打击猎杀、倒卖野生动物行为,优化野生动物生存环境。对野生植物采集实行“许可”和“轮休”制度,限定采集时间、地点、种类和数量,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。三要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建设水平。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,对主要河流两侧的湿地进行修复,启动退耕还湿工程,恢复原有面积,使地球之肾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。编制好森林经营、林地保护利用、智慧林业等规划,处理好、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,严格执行方案、规划。五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人,既是生产力,也是生态建设的潜在破坏者。要通过生态宣传教育,全面引导、培育、提升务林人的生态文明道德,摒弃伐木采种、滥采乱挖、捕鱼狩猎等行为,使人们自觉地支持和参与森林保护工作。

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首页 | 新闻频道 | 视频图文 | 生态文化 | 理论导航 | 森林旅游 | 社会生活 | 领导专区 | 党建工作 | 企业概况 | 政务公开